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清涧 / 民俗风情 >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清涧 / 民俗风情 

    古朴凝重山里风---清涧民间礼俗

    发布时间:2014-05-27 17:31:37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dsr 责任编辑:邓世荣
    1、 月焐窑
    月焐窑,产妇坐月子的窑洞。窗户糊堵严实,大火烧炕,致满窑暖和。生男,门前悬挂工艺性弓箭,生女则悬红布,产房至厕所、大门贴四方小红纸贴,月务窑忌生人入一个月。
    2、闹满月
    满月,婴儿出生一个月。该日,娘家蒸赠小孩面花鱼12个,石榴一对,蓝儿一对,并以12股红线系铜钱若干带与婴儿颈项,俗称锁线。爷爷奶奶父母同例。送守月子娘家妈妈衣料等。亲朋来贺,婆家宴请宾客,富家人也有请吹手,唱大戏者。曰闹满月。
    3、过晬(庆生日)
    孩子出生九十天曰九晬,百天曰百晬。周岁曰头晬。以后每天生日叫过晬(过生儿)。12岁叫完晬。头晬和完晬最隆重。头晬有孩子抓周、开眼,奶奶被上沿门讨吃,或把晬糕送邻家,邻家回点米面,叫吃百家饭;完晬开锁、赎身等仪式。同样大宴宾客,贺礼回赠以示庆贺。
    4、抓周
    抓周也叫验天赋”,古称“周晬”, 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流行。《颜氏家训》中说:“ 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愚廉智,名之为试儿。”  
    5、过生儿  知生儿
       过生儿  13岁始过生儿。每个生日头天吃长面或饸饹,当日吃糕,生日忌食剩饭。新娘婆家第一个生日,两亲家极为重视,娘家婆家都以衣物馈赠。美食聚餐,俗称知生儿。
    6、过寿
    双亲年事已高,活气好,子女在其生日为祝寿。吃寿面、寿桃(面花)、寿糕,设寿棚。亲友送寿帐,寿酒,宴宾客前,拜寿最为严隆,吹打乐中以辈次叩头揖拜送赠,受回赠。说书、唱戏(堂会)不等。
    7、定亲(议婚)
    旧时婚嫁,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托媒提亲,双方父母议婚,择吉日定亲(称会亲)。除设宴外男方被四色水礼,果馅、衣物等。女赠男稳根鞋、裹头帽、长命带等。聘礼双方共媒商定,贫富丰俭不等。至少应有一个布、一个斗、一份钱。媒人住持聘礼收受仪式,邀酒对饮后,礼让收受。
    8、迎亲
    迎亲,陕北旧时民间婚礼程式繁琐。婚期(定日子),以男女生辰八字择迎娶吉日。至期(迎媳妇子),吹鼓乐引路,迎亲者前行,花轿居中,送亲者殿后,自娘家至婆家。迎送亲人员以“姑不迎,姨不送,姐姐迎的人样俊,妗子迎根黑枣棍”,姑娘、孕妇、寡妇,再婚者忌迎送,人数“一迎二送”等规程选定。女方外家押箱(嫁妆箱)弟弟跟箱,兄长押轿。启程、过村响吹细打,张号鸣炮。
    9、迎送礼品
    迎亲带礼品,有新娘衣装一整套,离母糕、四色水礼、大馍馍,清油半瓶、坐轿被褥等。女家送亲备嫁妆箱、梳妆镜、扣轿盆,儿女扁食、宽心汤米面,婆家半瓶油填满一并带上。
    10、拜堂  入洞房
    迎送亲队伍进村,唢呐高奏《大摆队》《得胜回营》等。婆家碾磨遮苫,锅盖反扣。举家出房迎接,生肖“克”者回避。新娘下轿,婆婆拉手迎,赠缀手钱,毡行至院中供桌前。供桌置供品,米面斗,斗内插猪尾称,系诫子尺。司仪焚香,新人并肩齐跪,行拜天地,父母之礼。号手鸣号由里至外出洞房冲账驱邪。礼毕新郎抱米面斗,新妇托扶退入洞房。
    12、上头(结发)
    新人入洞房后,水命长者住持,依次进行咬福糕、喝宽心汤、抱孙子、递胭脂、称开脸、曰踩四角。而后,新人并肩坐炕中,前置面花鱼蓝、菜碟,酒器、筷子、梳子等。新人喝交杯酒,水命长者将新人头发拢在一起,用梳子在新人头上各梳六次,梳一次唱一曲《上头曲》,直至12曲。
    13、拈香(结拜)
    拈香,旧时男子厚交,经过设香案、跪拜天地、共沐一盆水、换帖(书生)、喝酒进餐等仪式后,以年齿为序结为兄弟,称拈香。结拜兄弟互称拜识。女子结拜俗称拜干姊妹。
    14、打平伙
    打拼伙,是陕北农民冬季农闲,相互交往的一种习俗。逢雪雨天,地里农活不能干,厚交的一伙人议定,用平摊费用的方法,大家制办,共同聚餐。打平伙,既打了牙祭,也增进了情谊。
    打印分享

    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

    承办/维护:清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912-5212001  邮编:718399

    地址:清涧县秀延街道办人民路7号

    陕ICP备16016347号

    网站标识码 6108300001

    陕公网安备 61083002000109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