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贯彻全省三个年活动专栏 >

    站在高处 谋在新处 干在实处 ——清涧县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发布时间:2024-04-16 10:35:58 来源: 榆林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

    县城全景。(资料照片)

    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

    业务引导办理。

    发展黑牛养殖产业。

    下乡义诊。

    人生影视城游人如织。

    庆丰收活动现场。通讯员 刘波 摄

    春风解意,开启新征程;铆足干劲,不负新韶华。

    2024年,清涧县将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文旅兴县”三大战略,着力抓好重点项目、产业建设、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全域旅游、民生保障、安全稳定7项重点工作,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干在实处、努力向前、争先进位。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7.5%。

    1 夯实“清涧根基”——推进项目 加大招商 升级产业

    重点项目建设对于稳增长、打基础、增后劲具有重要作用。2024年,清涧县将聚力上争外引,高效率推进重点项目,年内计划投资33.8亿元实施基础设施、民生、产业、生态四大类71个重点项目。同时,紧盯水电路气暖等民生项目,实施县城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建设25万千瓦风电项目、增容扩建石咀驿变电站、实施西城区北部市政道路、新建3个变电站和城南集中供热站。

    在项目审批上,该县将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大力推行“容缺+承诺制”“红蓝章”等制度。每两周召开一次县级重点项目联审联批会议,现场办公解决疑难问题。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完善“15分钟政务服务圈”。在镇、村两级建设标准化政务服务站,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对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实行代办员全程代办制度。

    招商引资方面,该县将实施“精准化”招商,强化“一把手”招商。围绕红(酸)枣、畜牧、中药材、文旅等特色产业链条,年内至少招引落地1个10亿元左右的项目,新签约10个以上项目,总引资额26亿元以上。县政府班子成员及部门“一把手”带头外出招商,推进项目落地上马。做好“跟踪式”服务,健全项目包抓、专人专班、跟踪服务机制,及时做好用地、用水、用电等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严格落实中省市县相关措施,打好“降、免、退、缓、贷”组合拳,有效提升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清涧县将聚力延链补链,全面升级产业。围绕红(酸)枣、畜牧(黑毛土猪、黑牛)、中药材等重点产业链,实现常住农户主导产业全覆盖。投资2200万元建成农业产业数字化园区1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10个、农特产品共享加工厂1个,投资550万元建设高质高效山地苹果示范基地3000亩、智慧数字果园200亩。制定发布清涧煎饼、清涧粉条、清涧果馅地方生产标准,加大艾草产品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力度,建成投用黄原生物公司万吨野酸枣药用提取及陕北道地药材深加工项目。整合红枣企业,统一品牌资源,建设红枣出口标准化无菌车间,开拓海外市场。

    2 激发“清涧活力”——振兴乡村 更新城市 发展旅游

    2024年,清涧县将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切实抓好“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任务落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振兴乡村方面,该县将把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粮播面积稳定在5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11万吨以上。精准落实监测户“一对一”帮扶措施,持续加大移民搬迁安置点后续帮扶力度。深入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打造10个“千万工程”示范村。完善“三治”融合治理体系,厚植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成立县农业科技服务团队,组建7个产业技术服务小组。投资建成2个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带动120个村集体稳定增收。

    城市更新方面,该县将聚力建管并重,实现提内涵、提品质、提服务“三提升”。开展县城河堤绿化、墙体美化、背街小巷净化行动,新建人民路文化公园、建成南坪中心公园、开放路遥文化滨水公园等。争创省级县城建设示范县,实施14项重点城建项目,实施3个老旧片区改造。完成西城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标准化厂房一期、排洪渠、边坡生态修复绿化,实施西城区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项目。

    清涧县历史文化厚重、自然风光壮美、红色资源富集,发展旅游正当其时。今年,该县将优化旅游产业布局,以业态培育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县域经济新增长极。建成陕北道情保护传承基地,启动建设寨沟遗址博物馆。启动建设路遥文化产业园,争创国家5A级景区,“五一”前建成开放路遥文学村。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力争在年内将北国风光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太极圣境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启动游客服务和集散中心建设,投资1.2亿元新建生态园林酒店,运营好沁园春、河口等特色民宿。积极争取与知名企业合作,市场化运营好人生影视城、路遥文学村。

    3 彰显“清涧担当”——改善民生 守牢底线 增进福祉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4年,清涧县将聚力百姓“急难愁盼”,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统筹推进社会保障,全力增进民生福祉。

    聚焦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普通高中创优提质,投资3900万元完成第五幼儿园迁建,探索职教中心创办综合高中试点。用好折生阳教育奖励基金,拿出不低于200万元用于奖励一线骨干教师,县上再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用于教师绩效奖励、班主任津贴补助。稳步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统筹规范各类社会事务进校园,减少教育教学干扰,积极探索“名校+”合作办学模式。

    深化健康清涧建设,加大17项行动和8类健康细胞示范建设力度。持续加大与齐鲁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力度,投资500万元深化县医院与西交大一附院协作,县中医院与市中医医院达成托管等深度合作,建立专家定期来清坐诊制度。实施县医院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项目,建成投用县医院住院楼,开诊运营中医馆。完成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完善县镇村三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扩大职工门诊共济和门诊慢特病服务范围。

    加强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残疾人、孤儿养育等社会救助工作,重点做好城乡低保人员和特困供养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启动建设800套公租房、500套租赁性住房,新建23个农村社区。

    坚守底线思维,筑牢安全红线。严格落实“四水四定”要求,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笔架山水土保持示范园提升改造工程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在无定河流域实施垒石造林4000亩。严格落实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施东门湾、南武家沟等4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深入推进“平安清涧”建设,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坚决守护人民群众幸福安宁。

    来源:榆林日报

    打印分享

    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

    承办/维护:清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912-5212001  邮编:718399

    地址:清涧县秀延街道办人民路7号

    陕ICP备16016347号

    网站标识码 6108300001

    陕公网安备 61083002000109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