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清涧 / 清涧概况 >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清涧 / 清涧概况 

    清涧县的社会发展概况

    发布时间:2014-05-10 16:36:04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dsr 责任编辑:admin

     

    清涧县的社会发展概况
     
    村民闹秧歌转院
     
    文化艺术   2011年末,有文化艺术团体8个,会员450个。各类表演艺术团体6个,演职人员155人,年演出520 场次,观众达50000人次。剧院1座,座位600个,电影公司 1个,电影放映单位12个,年放映8114场次,观众达15万人次;电影院1座,座位600个,每万人拥有28.5个。文化专业户22个。文化馆(站)13个,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公共图书馆(室)465个,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藏书35万册;档案馆1 个,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博物馆 2个,建筑面积 1640平方米。文化行业从业人员 260人,占全县社会从业人员的0.4%,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123人。 
    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清涧道情 、伞头秧歌、民歌等。2004年3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道情之乡”,2008年,清涧道情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清涧道情》荣获“第七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优秀奖。道情剧《赛畜会》、《接婆姨》获得多项省市奖励。清涧大秧歌获榆林市1991年春节秧歌汇演特等奖。摄影作品《清涧道情》、《我和我的老伙计》获2010年9月美国北乔治亚国际摄影巡回展勋带奖;《丰收》获2011年12月省群众艺术摄影比赛一等奖;《清涧红枣》、《清涧石板》、《清涧道情》、《清涧粉条》组照,选入“改革开放30周年暨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10周年成果展”,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巡回展出。
    教育  2011年末,全县有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2414人,专任教师234人;小学40所,在校生9670人,专任教师93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级中学10所,在校生5597人,专任教师43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403人,专任教师133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1331人。 
    2011年,教育经费1.95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9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89亿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1.8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71%、10.79%、10.88%、9.39%。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7.31%,比上年减少3.2个百分点。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16.8%,比上年减少了1.5个百分点。                       
    科技  2011年末,全县有各类科研、科技服务机构24个,各类工程科技人员374人,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人员870名。科技创新企业16户。“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等科技计划项目立项60项。完成科技研发投入424万元。累计取得科研成果24项,获得国家专利4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13个,创部优产品2个,省优产品3个,专利产品6个。2011年,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县(市)科技进步先进县。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各级医疗卫生机构423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8个,乡镇卫生院14个,社区卫生机构3个,村卫生室381个,个体诊所17个。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829人,其中执业医师 79人,助理医师48人,注册护士 180 人;具有高级职称25人,中级职称130人,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9 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人次21.1万人,住院手术567人次,出院病人7080人次。公立医疗机构病床607张,万人拥有病床28张。  
    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22.48/10万,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9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农民17.2万人,参保率94.1%。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3岁,其中男性70岁,女性74岁,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为零。  
    体育  2011年,全县有体育场、健身点70余处,业余体校1所,体育社团6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77人。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社区都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8%。 
    广播电视  1958年10月1日,开通清涧县有线广播站,到1978年底普及农村广播网。1989年12月1日,开通清涧人民广播电台,有广播喇叭2.9万只,入户率,通响率为80%。1990年5月1日开通调频转播台,2009年10月开通城区调频广播电台。2011年末,清涧人民广播电台1套调频广播节目,覆盖了县城及附进乡镇村庄。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840小时。2010年清涧广播电台《旅梦人》榆林广播电视台播音二等奖。
    1988年建成电视收转台,1994年建成清涧县电视台,开通有线电视台。发射(转播)塔高45米,覆盖半径10千米。2009年,整转为数字电视。2011年末,共开通127个电视频道,数字电视用户6432户。2011年,公共电视播出时间5110小时。2010 年清涧电视台播出的《清涧红》获榆林广播电视台播音一等奖。
    2000年,清涧县开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至2011年末,全县共安装13195套,覆盖了全县14个乡镇,503个自然村。
    新闻出版  《新清涧》年出版36期,发行2000份,年发行7.2万份。《清涧诗报》年出版4期,发行2000份,年发行0.8万份。《清涧教育》年出版12期,发行1000册,年发行1.2万册,《清风》年出版4期,发行1000册,年发行0.4万册。出版物发行网点6个;各类印刷、包装装潢、复制企业14家,从业人员41人。
    社会保障   2011年末,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052户,人数7899人,支出2151.7万元。月人均300元,比上年增长 42%。医疗救助1230人次,支出经费321.31万元,民政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000人次,支出8万元,比上年增长 6%。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 300人次,支出1.8万元,比上年增长17%。
    农村低保户数21323户,人数33000人,支出2772万元,比上年增长15.3%,月人均133元,比上年增长48.1%。农村五保供养对象1157人,集中供养26人,支出65万元,比上年增长75%;分散供养655人,支出209.6万元,比上年增长51%,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3400 元和 3200 元,比上年增长11.4 %和 10.2%。医疗救助230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200人次,共支出391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农村临时救助5231 人次,支出508万元(不包括参保经费),比上年增长15%。
    自然灾害受灾人口4.5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8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5万亩,房屋倒塌94间,直接经济损失2500万元,救灾支出320万元,比上年增加14%。
    国家抚恤、各类优抚对象2091 人,抚恤事业经费支出1239万元,比上年增长8.1%。
    社会福利费227.2万元,比上年增长16,2%。社会福利单位 2个,床位 46张。乡镇、社区服务设施 46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 1个,社区服务站45个。经常性社会救助站、点和慈善超市14个。
    2011年,新增就业人员1680人,有38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85人,年末登记失业人数380人,城镇失业率4 %。城镇登记失业率87%。全年共帮助2户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
    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4665.5   万元,比上年增长17%,基金支出合计4622元,比上年增长26%。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3620人,比上年增长1600人。其中参保职工2327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293人,分别比上年增长632人和183人。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84464人,比上年增长74381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实现全覆盖,参保93359人。
    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20842人,比上年增加470人;参加失业保险5727万人,比上年增加430人;参加工伤保险1724人,参加生育保险2510人。
    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8923元,比上年增加3080 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200元,比上年增加600元。年末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 %。
    2011年末,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仲裁机构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9件,结案9件,结案率100%。
    环境保护  2011年,本级财政用于环境保护资金1783万元,占财政支出18%。空气质量一级天数234天,二级天数116天,三级天15天,四级天数0天。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95.6%。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值分别为0.017毫克/立方米、0.029  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浓度值为0.11毫克/立方米。污水处理厂1座,处理能力达到1000立方米/日,处理率达到 81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8.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68%。城镇人均公共绿地3.2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17%,全境林木绿化率41%。影响本地环境质量的突出因素是干旱和风沙。
    基础设施
     
    山区公路
     
    交通运输  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路三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2011年,客运量238.4万人次,货运量82万吨。
    西包铁路过境,境内长31.7千米。为双轨电气化铁路,设清涧县等2站,通往西安、包头。清涧站为四等车站,日均8次列车停靠,其中快车有k213次、k214次、K1675次、K1676、k1673次。日均客运量450人次。210国道、205省道过境。其中210国道境内长51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包茂高速、青银高速。 县乡级公路总长1443.2千米。清涧客运站日均发送客运班车63辆;出租客车81辆;日均客运量6082.2人次。2011年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10辆,210吨位;客运汽车144辆,1153座位。年货运量81万吨,货运周转量25689万吨/千米;客运量22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4665万人/千米。
    境内通航河道1条,总长72千米。最大通航能力为50吨级船舶。码头9个,泊位9个,码头总延长320米。 2011年,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达到612吨、970吨/千米。运输企业有货运输船舶6艘,240吨位。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有邮政网点9个。投递路线单程总共3091.8千米,投递点17个,托投点640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 17.56 万件,国内包裹17186件,国内特快专递邮件 113882件。收汇和兑付国内汇兑业务27650 笔,报纸发行103224份,期刊26268册。邮储余额2.0亿元,业务收入 615.74万元。
    2011年末,有中国电信企业4家、服务网点138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6万门,固定电话用户24037户,比上年增加60户,固定电话用户普及率4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74476户,比上年增加24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68%,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光缆线路为870皮长千米,主干电缆达2万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2万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1.3万个,宽带接入用户5695 户,比上年增加1321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5883.6万元。 
    能源  水力发电企业1家,2011年发电25万度。供电高压输电线路2条,总长度118千米,用电负荷7000千瓦,是陕西电网公司确定的重点电网之一。年售电量累计完成4.2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6%,供电可靠率94%。
        天然气管线13千米,储配站1个,加气站2个,供气站2个。天然气用户4200户,其中居民用户4180户。燃气普及率为35%,月平均用量12.6万立方米。
    打印分享

    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

    承办/维护:清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912-5212001  邮编:718399

    地址:清涧县秀延街道办人民路7号

    陕ICP备16016347号

    网站标识码 6108300001

    陕公网安备 61083002000109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