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清涧 / 民俗风情 >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清涧 / 民俗风情 

    陕西公布171个省级传统村落 清涧县5个村庄上榜

    发布时间:2015-04-17 15:24:46 来源: 华商网 作者: 责任编辑:邓世荣
         为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农村特色风貌魅力,在各市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我省首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单出炉,包括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乾县薛录镇盘州村在内171个村落上榜。

      榆林安康入围村落最多

      陕西是中华农耕文明史的发祥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分布在各地的传统村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也是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此次公布的171个传统村落,榆林和安康占比最多,分别有40个村庄入围,渭南入围的村子有28个,延安商洛各16个,咸阳11个,宝鸡10个,汉中5个,杨凌2个,西安、铜川、西咸新区各有1个。

     

      各地将继续对有传统建筑、传统格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村落开展调查,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空白地区、边远地区,开展传统村落再调查,建立“一村一档”。有重要价值的村落要及时上报,经审核后,符合条件的列入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在此基础上,向国家申报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同时,制定保护发展规划。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审批前,还将组织技术审查。

      严禁随意拆并传统村落

      省住建厅要求,正确处理传统村落保护和村民生活生产条件改善之间的关系,在符合保护规划要求的前提下,优先安排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区内新建、修缮和改造等建设活动,应符合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应征得文物行政部门的同意,严禁随意拆并传统村落。

      涉及文物保护单位区划内相关建设及文物迁移的,应依法履行报批手续。保护发展规划未经批准前,影响整体风貌和传统建筑的建设活动一律暂停。传统建筑工匠应持证上岗,修缮文物建筑的应同时取得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专业人员资格证书。

      市县将安排资金保护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保护的责任主体是市县政府,市县政府要根据传统村落保护实际需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传统村落保护,省上将统筹调剂农村环保、农村基础设施、城建、文化、文物、一事一议等有关专项资金对传统村落保护予以补助支持,同时,积极鼓励村民、社会团体和商界等社会力量投工投劳投资,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多渠道筹措保护发展资金,建立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协同保护发展机制。

      各地在推进撤乡并镇、撤小村并大村、农村社区建设的工作中,要严格按照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严禁强行撤并传统村落,并注意保护村庄的古建筑和传统风貌。对违反保护要求或因保护工作不力、造成古文化遗产资源破坏的,提出通报批评;对在开发活动过程中造成传统建筑、选址和格局、历史风貌破坏性影响的,发出濒危警示,并取消名录认定和项目支持。

     清涧县被列为陕西省首批传统村落的村庄是:

        清涧县高杰村镇高杰村

      清涧县高杰村镇袁家沟村

      清涧县高杰村镇河口村

      清涧县王家河镇王宿里村

      清涧县宽州镇石台寺村

      

      

      

      

      

      

      

      

      

    打印分享

    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

    承办/维护:清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912-5212001  邮编:718399

    地址:清涧县秀延街道办人民路7号

    陕ICP备16016347号

    网站标识码 6108300001

    陕公网安备 61083002000109 号